2025年是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提出20年。8月15日是全国生态日,号召全社会增强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,以实际行动守护生态底色。作为国内流域治理的先行者,中节能国祯始终以“系统治水、智慧治水”为核心,在全国打造了一批“水清岸绿、人水和谐”的生态典范。以下,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践行“两山”理念的生动实践。
湟水河:西北高原的“生态逆袭” 湟水河是黄河上游重要支流,中节能国祯以“西宁所需,中节能所能”为理念,构建起“北水北治、南水南治、上水上治、下游兜底”的污水处理厂总体规划布局,采用EPCO模式实施全流域综合治理。
核心工程攻坚:打造两大标杆项目——全国最大装配式污水厂“湟乐污水处理厂“与“北川污水处理厂”,日处理能力合计达13万吨,能使西宁主城区污水处理能力提升26%,彻底解决污水箱涵溢流难题。
智慧运维管控:以数字孪生技术构建湟水智慧管控平台,实现“水质预警-精准调度-长效运维”一体化高效解决雨季溢流污染,推动水质稳定提升。
生态与效益双赢:治理后的湟水河小峡桥断面水质显著改善,助力西宁跻身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变化排名第六位。中节能国祯提供的“装配式快建+系统化治理+智慧化运维”模式,重塑湟水西宁段生态底色,为黄河上游生态保护树立标杆。
左1湟乐污水处理厂全景图 右1北川污水处理厂实景图
十五里河:百万人口的“流域治理教科书” 作为巢湖流域重点支流治理的核心工程,十五里河全长29.4公里,流域覆盖128万人口,曾因城市扩张导致污染负荷远超环境承载力,水质长期处于劣Ⅴ类。公司以EPCO模式,牵头实施综合治理,开创了“全流域系统管控”新模式。
污染源管控:通过大数据解析,锁定工业废水、生活污水、初期雨水三大污染源,配套建设15座截污泵站、373公里雨污管网,实现污染源“全收集、全处理”。
生态重建:打造12公里滨水景观带,种植沉水植物197 亩,恢复挺水植物54亩,形成“水下森林+滨岸缓冲带”,河道自净能力提升3倍。入湖口湿地成为鸟类栖息地,生物多样性指数提升40%。
生态效益:如今,十五里河已成为巢湖“生态屏障”,助力巢湖入选国家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,项目模式亦入选《国家绿色低碳先进技术成果目录》,获央视《新闻直播间》专题报道,成为城市小流域综合治理集成技术“教科书”。
左1十五里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分布图 右1十五里河流域治理后
界首城区黑臭水体:“生态修复+景观重塑” 界首城区回民沟、界洪河等7条河道曾因污水直排、淤积成为黑臭水体,中节能国祯以“生态修复+景观重塑”为双轮驱动,采用PPP模式实施综合治理:
源头同治:新建24.6公里截流管道、5.5万吨/日初雨调蓄池,清淤41.9万立方米,7条河道全部消除黑臭。
生态重构:种植8000平方米沉水植物、建设48.8公里生态护坡及35.6万平方米绿道,河道生态系统全面恢复,从“死水一潭”变为“活水循环”,成为城市“生态绿肺”,公众满意度连续26个月超90%。
文化赋能:通过“中节能河湖祯管家”平台实时管控,联动市民广泛参与“厂站开放日”等活动,建成“一馆两园”科普基地,形成共治格局。
左1界首城区黑臭水体治理前 右1界首城区黑臭水体治理后
凤凰河:干旱区的“生态防洪典范” 内蒙古凤凰河曾是季节性排洪沟,干旱期断流、汛期洪涝频发,一度成为城市生态短板。中节能国祯联合地方政府,以PPP模式对相关河段实施综合治理,项目入选财政部第三批示范PPP项目,成为干旱区“生态防洪+民生改善”的标杆。
系统治理:通过整治河槽、拓宽河道,提升防洪标准。同步实施凤凰河南支渠治理,配套建设调蓄池,以节约地下水,破解干旱区“水荒”难题。
生态焕新:通过新建滨水公园、健身步道,新增绿地等工程措施,形成贯穿城区的“生态长廊”,夜间亮化工程点亮河滨夜景,成为市民散步休闲的首选地。
生态效益:如今凤凰河区域的林荫慢道、音乐喷泉、健身广场已成为城市名片,不仅改善了区域生态与宜居环境,更是实现了“防洪保安全、治水优生态、惠民促发展”的多重价值,生动诠释了“两山”理念在干旱地区的实践路径。
左1凤凰河治理前 右1凤凰河治理后
黑砂河:从“锈水河”到“透明河”的蜕变 铜陵黑砂河曾因工业废水直排、雨污混流,水体呈锈红色,透明度不足30厘米,沦为“锈水河”,沿岸居民“绕河走”。中节能国祯以“EPC+运维”模式主导该河道治理,验证“截污-净化-生态”全链条技术能力,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治水名片。
源头截污:铺设箱涵截污管道1.4公里,截流生活污水 5000吨/日,新建调蓄池、冲洗阀,截断工业废水超标排放,从源头减少污染负荷。
工艺创新:创新应用“磁加载高效澄清+生物催化”(CPFS 工艺),建设日处理5万吨超磁设备,出水浊度<5NTU,COD去除率超60%。下游敞开段铺设生物毯、过滤花园、缓冲草带,构建“超磁+生态”双重净化体系。
示范效应:治理后的黑砂河水质跃升,透明度提升至1米以上,黑臭现象彻底消除,连续3年稳定达标,吸引诸多周边商业及住宅项目落地,促进当地“生态+经济”良性循环。
左1黑砂河治理前 右1黑砂河治理后
守护每一条河流,就是守护城市的未来。在流域治理的实践中,截污清淤不是终点,而是让河流重获“造血能力”的起点;技术创新不是目的,而是让生态价值反哺社会的桥梁。十五里河的清波里,流淌着“系统治水”的智慧;凤凰河的绿岸旁,生长着“生态富民”的希望——这正是“两山论”在水务领域的生动诠释:守护好一汪清水,就是守护好子孙后代的“金山银山”。